“稻虾共生”,挣钱又生态!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21-10-20 作者:生态环保


 

“稻虾共生”的生态种养模式是指在我国南方的一种小龙虾和中稻轮作的绿色、高效的种植养殖有效结合的综合种养模式。以种植水稻为主,稻田收获以后养殖小龙虾。技术要点为每年的8至9月的中稻收获以前放亲虾或者在收获以后放养虾苗,在第二年的3至8月份收获成虾,而在第二年5月下旬或者6月的上旬进行整田、插秧。

首先稻田选择要选择无污染或污染较小的优质稻田,排水方便,交通便利。其次要进行清理田块消毒的工作,防治虾苗感染病毒,可选择生石灰,一方面消毒,一方面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但要注意量。虾苗投放以后要注意水质的变化,注意饲料的投喂。在稻田种植过程中,原则上是不能使用农药的,这样会影响龙虾的质量安全。

稻虾种养模式的好处一方面是小龙虾可以取食田间的水草、腐烂分解的稻草以及大量的浮游生物和田间的部分害虫及虫卵,可以很好地降低夏季水稻种植的病虫的发生;另一方面田间小龙虾养殖的残余饵料以及排泄废物等可作为下季水稻种植的有机肥料。

小龙虾目前的市场很好,现已成为我国水产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稻虾共生模式保护了生态环境,龙虾作为杂食性生物降低稻田害虫的发生,进而也减少了农药的投入。稻田施加有机肥,减少了化肥的投入。小龙虾的收入远远高于水稻生产的收入,减少投入的同时增加了收入。稻虾共生中小龙虾的活动提高了稻田土壤的透气性,进而调节了土壤结构,减少面源污染的同时提高了土地、水、肥料等的利用效率。

“稻虾共生”生态种养模式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挣钱又生态!


下载链接:http://t.cn/RelAQWX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