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科学馆:科技传递人文关怀

科普时报 2021-09-21 作者:刘 琦

  新加坡科学馆于1977年12月10日建成开放,40多年来,它见证了新加坡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见证了新加坡人民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如今的科学馆将培养“有科学素养的人民”这一使命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通过科技传递人文关怀,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

  
  正确对待自己先从认识自己做起。新加坡科学馆打造了一系列关于“认识自己”的展览。世界上介绍生理学的展览不胜枚举,但“了解你的便便”展览应该算得上独树一帜。不仅选题大胆,而且展示内容以小见大,发人深省。展览通过“你的便便健康吗?”“厚脸皮放屁室”等展品从生理上解读了便便产生的原理、便便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切入点逐渐过渡到卫生设施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科学原理的解读。例如,“冲还是不冲?”展品介绍了马桶的工作原理,“新加坡故事”展区展示新加坡从敞地排便、粪便车到现代厕所的发展历程,从如厕条件的改善史中折射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如此,展览还放眼全球,提醒参观者目前世界各地公共卫生条件还存在鸿沟,工程技术手段将成为有效的解决方法。展览将科技与人文相结合,不仅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饮食和卫生习惯,还让参观者逐渐从个体小我上升到家国之我,直至人类之我,从关注自己,到关注他人、关注社会。
  
  认识自己的目的是接纳自己。“恐惧的科学”展览以“恐惧”为主题,营造许多让人感到恐惧的形象和场景,让参观者在体验恐惧中,了解恐惧的历史文化意义、恐惧心理学、恐惧生理学,以及恐惧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以便于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恐惧。例如,“公开演讲”模拟在众人面前进行演讲的场景,参观者可以站在讲台上,面对虚拟的观众,做一场即兴演讲。相信每个人都经历过类似的情景,也或多或少感受到紧张,但我们可能没有注意紧张引起的生理变化,如无法集中注意力、口干舌燥、双手颤抖、视野缩小,也许还会为此而苦恼。此展品告诉我们,不必为此担心,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通过反复训练我们会自信起来。由此可见,“恐惧的科学”展览不仅科普了“恐惧”这一心理状态,更重要的是提醒公众,恐惧心理是人之常情,我们应该正视和接纳它,学会自我调节。对于那些被过度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困扰的人,我们也应该给予理解和关注。
  
  除了演讲时的紧张,你是否恐惧过衰老?对于这个没有人能绕开的话题,我们真正了解它吗?“与岁月对话——接纳衰老”让参观者体验并了解更多关于衰老的知识和过程,重建我们的年龄观。展览邀请退休人士讲述退休后的故事,与参观者探讨对老年的看法,通过设置照片墙、录制视频,展现他们积极活跃的老年生活。心跳鼓和平衡感游戏等互动展品让参观者体验衰老的科学原理,了解人何时开始衰老,为什么会长皱纹或出现关节问题。此外,展览还介绍了科技在延缓衰老中发挥的作用,展示了机器人、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为老年生活提供的便利。
  
  一直以来,老年人不是科技馆的主流受众,以“老年”为主题的展览寥寥无几。“与岁月对话——接纳衰老”展览以独到的视角让人们对衰老少了一些惧怕,对长者多了一份敬意。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十分严峻,科技馆的展览理念和展示内容应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做出调整,本展览对我们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新加坡科学馆的展览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在激发参观者对科技的想象力和跨学科思考能力的同时,将科技作为传递关怀、理解和包容的媒介,满足人的情感需求,更好地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发展。
  
  (作者系中国科技馆科研管理部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时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