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新风尚美丽乡村新名片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21-09-13 作者:生态环保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南麻镇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做出了一张美丽乡村新名片。经过近两年的努力,西台村村民垃圾分类投放已成习惯,厨余垃圾变成深受欢迎的有机肥,乡村环境面貌也是焕然一新。

走进南麻镇西台村,只见街巷干净、门庭整洁,再也不见从前的杂乱无章,让人不禁为这里的优美环境感到惊讶。在主要街道上,每隔二十米都摆着一绿一灰两个不同功能的垃圾桶,正在投放垃圾的村民刘斌说道:“绿色桶装的是厨余垃圾,灰色桶装的是其他垃圾,政府和村委都上门宣传过,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知道垃圾应该如何分类投放,而且不会搞错。”

2019年,西台村成为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村,一开始的做法是全包给一家专业保洁公司定点定时收集,但最后发现效果不佳,很多村民不理解也不支持垃圾分类工作,觉得垃圾分开投放费时费力,十分麻烦。

在农村地区,垃圾分类还得依靠群众参与。西台村随即加大宣传力度,大喇叭里放起了宣传“顺口溜”,发动党员、村干部、青年志愿者成立突击队,上门进行一对一宣传,另外,还在学校、幼儿园中普及垃圾分类的理念。

垃圾分类“新时尚”日益成为“好习惯”。早上,西台村村民王桂兰吃过早饭之后,仔细地将鸡蛋壳、残余蔬菜打包好,连同前一天的厨余垃圾一起,投进了门口绿色的小垃圾桶中。上午十一点钟,就有保洁人员上门收集,并在她家的“有机垃圾积分银行卡”上盖章,增加积分2分。

自从垃圾分类活动实施以来,苍蝇乱飞的垃圾池拆除了,地里废弃的农膜不见了,村庄庭院变得更美了。一提起垃圾分类,西台村的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说到好处,更是如数家珍。将垃圾分类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通过不断宣传和积极引导,基层群众对垃圾分类普遍认同、支持,垃圾分类这一“新时尚”日益成为“好习惯”。

农民要富,农村要美。垃圾分类在城乡都是难题,关键看有没有结合当地实际,是否顺应民意、让群众唱主角。只有抓出实效、赢得人心,垃圾治理之路才能越走越通畅。


下载链接:http://t.cn/RelAQWX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