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希望相聚五环旗下——东京奥运会开幕

新华社 2021-07-29 作者:王沁鸥、王镜宇、沈红辉

  7月23日,23时40分许,当大坂直美点燃位于东京新国立竞技场的主火炬时,现场没有观众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但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站立在场地上,向全世界展现了他们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坚定决心。

   

  7月23日,日本运动员大坂直美在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点燃主火炬。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这是非同寻常的一次奥运重启。延期一年的等待,取自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的圣火,终于在本届奥运会主体育场点燃。五环旗下,人类因对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追求而重新相聚!

  以团结之名 

  东京的夜幕下,一副巨大的木质五环在东京新国立竞技场缓缓竖起。细细观察,五环上还保留着木材天然的纹路,在灯光的照射下,这种“不完美”反射出别样的光芒。

   

  这是7月23日拍摄的东京奥运会开幕仪式上展示的五环图案。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这副别致的五环背后有一段穿越时空的动人故事。

  1964年,第18届夏季奥运会在东京举行,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代表从家乡带来了树种,在日本各地种下。今天,当年的种子已经长成了一片树林。本届奥运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幕式表演就选用了这些木材,那副五环就是其中之一。

  57年前孕育希望的种子破土成林,泽被后人,并感召人们继续团结在五环旗帜之下。

  这便是这场开幕式,也是东京奥运会希望表达的主题——情同与共。

   

  7月23日,演员在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独舞。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23日晚,可容纳68000人的观众席异常空旷。由于防疫需要,开幕式仅允许和奥运直接相关的少量人员参加。史无前例“空场”进行的奥运会开幕式提醒着人们:这是在特殊时期举办的一届特殊的奥运会,人类,面临一场共同的考验。

  在此刻相聚,世界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一段旅程。

  开幕式倒计时环节播放的短片回顾了东京奥运会筹办的八年历程。2013年,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宣布东京获得举办权。2016年里约奥运会闭幕后,奥运进入东京时间。2020年疫情来袭,全球停摆……

  一些人在疫情中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和深爱他们的人。开幕式上,组委会用一段意蕴深远的独舞,寄托对所有因疫情逝去的人的哀思,并邀请现场以及屏幕前的所有人默哀。

  在疫情的迷雾中,在仿佛陷入至暗时刻的隧道深处,奥林匹克的圣火,能否再次点燃?

  此时,现场画面在黑暗中现出微光,画面出现了在家中坚持训练的运动员们。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此前联合国难民署发布的短片《旅程》。片中,难民运动员们在疫情期间利用有限场地和条件备战,并对着镜头大喊:“虽然奥运会推迟了,但我一直在跑”“但我一直在踢”“但我一直在游”“但我一直在打!”

  运动员们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奥运梦想,奥林匹克世界也没有放弃运动员们。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在致全球奥林匹克选手的公开信中说:“取消东京奥运会不在议程之上,因为这将摧毁来自206个国家(地区)奥委会和难民代表团的11000名运动员的奥运梦。”“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危机中,让我们大家团结起来!”

  赛会推迟为各方带来巨大挑战,但团结的精神带领奥林匹克大家庭攻克难关。新的举办日期确定后,世界田联、国际乒联、国际射联等单项协会相继发布声明,支持东京奥运会。其后,各项工作迅速展开,从重新确认场地、赛程、火炬传递方案等,到制定简化办赛方案和疫情防控措施,再到运动员克服困难重新投入备战……

  一年之后,五环旗帜在东京新国立竞技场成功升起。

  体育场之上,1824架无人机升空,用光点编织成一颗蓝色地球照耀全场,那是所有人的家园。奥林匹克格言被投影在体育场地面上:“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这是7月23日拍摄的开幕式上新国立竞技场上空的无人机表演。新华社记者 徐子鉴 摄 

  开幕前三天,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进行表决,对奥林匹克格言做出修改。在疫情阴云尚未散去的今天,“更团结”是奥林匹克运动给这个世界提供的新答案。

  “想象所有人,共享同一个世界,

  你可能会说我在做梦,可我并不孤单,

  我希望有一天你能加入我,世界将成为一体。”

  ——现场响起了著名歌手约翰·列侬的经典曲目《想象》。在一片焰火中,东京奥运会正式开幕。

   

  这是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场地中央显示的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7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子鉴 陈益宸 夏一方 摄 

  传承中发展 

  这是奥运会第二次在东京举办。

  1964年,东京还曾为奥运史留下了一项“小而美”的遗产——如今人们所熟悉的运动项目图标,这创造了一种超越文化界限的标识,令奥运会项目为更多人所熟知。而本届奥组委又进一步,首次推出了奥运会和残奥会项目的动态图标。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创意,被注重细节的日本人搬到了开幕式舞台上——“让比赛开始!”身着特制服装的演员跑上舞台,在电视转播机位的配合下,完美复刻了50个分项目图标亮相、展示动作和消失的三个环节。

  难民代表团规模也在东京奥运会上扩大,从上届的10人增加至29人。这项始自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创举,旨在借奥林匹克运动唤起世界对难民问题的关注。

   

  7月23日,东京奥运会难民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当我想到我们代表的那么多难民,也是全球的年轻人时,我便不再只是个普通的女孩。”来自叙利亚的游泳运动员尤丝拉·马尔迪尼说。这名23岁的女孩2015年逃离了战火纷飞的家乡,此番再战奥运,她也成为难民代表团的旗手。

  在全球疫情依然肆虐的形势下,东京奥运会也注定将在奥运史上成为一个坐标。它的开幕向世界宣告:在详细、严格的防疫措施保障之下,举办一届“安心、安全”的奥运会,在线下实现全球重聚,是切实可行的。

   

  7月23日,演员在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今年2月至6月,东京奥组委先后发布、修订、出台了三版《防疫手册》,为所有奥运会相关人士提供“行为准则”。在奥运村、媒体村和各个场馆,人们所到之处都能见到醒目的防疫标贴,提醒要全天候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做好手部消毒、保持社交距离、为运动员鼓掌助威而不要唱歌或呐喊……虽然阳性病例的检出无法避免,但组委会相信,重要的是如何应对。

  一路走来,东京奥运会能顺利开幕并非一帆风顺。幸运的是,东道主感受到最多的还是全世界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持,以及来自国际奥委会和各个体育组织的团结协作。正如开幕式现场颇具象征意义的一幕所展现的:黑暗中,演员用手中的红色长绳与地面上出现的红色网格投影,在整个场地中“织”出了一张巨大的红色网络,俯瞰如同人体中一刻不停的血液流淌与脉搏律动,又如同将地球变成“地球村”的飞行航线、通信网络……

  或许,世界本就如此血脉相连。

  国际奥委会、东京奥组委与国际社会在东京开创的先河,也将在全球成为共享的遗产。

  赴奥运之约 

  未来16天,将有来自206个代表团,约11000名运动员在33个大项、339个小项中展开角逐。开幕式上,各代表团在各自旗帜的引领下依次步入现场。

  这是令人动容的一幕,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旗帜又一次飘扬在同一片天空之下。阿根廷代表团蹦跳着入场,看台上的志愿者情不自禁跳起了舞;印度运动员飞奔向看台,与本国记者相互挥舞国旗致意……

  一抹鲜艳红从西侧进入体育场,点亮了东京的夜——中国代表团在五星红旗的引领下入场了!

  走在队伍最前方的是两位旗手——女排运动员朱婷和跆拳道运动员赵帅。两人双手共擎国旗,引领队伍走向五环旗下。

   

  7月23日,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朱婷、赵帅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 李明 摄 

  本届奥运会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境外参赛规模最大的一届,代表团共有777人,其中运动员431人,将参加除冲浪、棒垒球和手球之外的30个大项、225个小项的比赛,为境外参赛小项最多的一届。

  作为旗手,朱婷和赵帅均曾在里约奥运会上摘金。朱婷还随队夺得了2015年女排世界杯和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她也是夏季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首位女旗手。

   

  7月23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国际奥委会也一直在推动性别平等事业。今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当天,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东京奥组委、日本政府和东京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鼓励各代表团在奥运会和残奥会开幕式入场时同时有男、女两名旗手。东京奥运会也是到目前为止历史上女性参赛比例最高的一届奥运会,女性运动员的比例接近49%。

  除了朱婷和赵帅,代表团中不乏明星运动员,女子田径运动员巩立姣、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吴静钰、男子射击运动员庞伟、男子蹦床运动员董栋为第四次参加奥运会,也是代表团中参加奥运会次数最多的运动员。董栋的比赛画面还出现在了运动员入场仪式前的短片中。

  体育场中央,中国运动员和各代表团运动员们站在一起。疫情暴发以来,这还是许多老对手、老朋友第一次在国际赛场上相见。

  虽不能彼此拥抱,但共襄奥林匹克盛举的心,一直相通。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仍在流行的特殊情况下,东京奥运会组委会和日本各方在国际奥委会、世界各国家和地区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竭尽全力做好奥运会各项筹办工作,为世界各国家和地区体育健儿实现奥运梦想搭建精彩舞台,非常不易。”中国体育代表团秘书长刘国永说,中国将与世界各国家和地区参加奥运会的代表团团结起来,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出应有的贡献。

  穿过手捧向日葵的人们组成的通道,主火炬手大坂直美缓缓踏上主火炬台的阶梯。象征富士山的主火炬台此刻被染成了温暖而亮丽的橙黄色,顶部象征太阳的球体缓缓打开,如花的绽放,释放了生命力与希望。奥运史上首支氢燃料主火炬将熊熊燃烧16个日夜。

   

  这是开幕式上点燃的主火炬(7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195天后,奥林匹克火炬将在北京点燃,北京将成为第一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为实现奥林匹克理想与世界携手前行。(参与采写:卢羽晨、易凌、叶佳、王子江)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新华社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