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创意-891637401147932819.jpg

陕西省摸清了各类污染源的基本情况

陕西科技报 2020-10-24

  10月15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张育奎、陕西省统计局副局长张烨、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罗建强、陕西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邓宴郦,介绍陕西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有关情况。

  “陕西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一项重大省情调查,普查标的标准时点是2017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是2017年度。”张育奎介绍说,通过3年对全省境内有污染源的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进行全面调查,获取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和移动源相关信息和污染物排放信息,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为加强污染源监管、改善环境质量、防控环境风险、服务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依据。

  2017年7月,陕西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启动,在省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的领导和部署下,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统计局等20个部门通力合作,普查工作分前期准备、全面普查、成果总结与开发3个阶段。

  陕西省市县三级组共建普查机构473个,成立省污染源普查专家咨询委员会,划分2万多个普查小区,聘用9000余名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引入110家第三方机构参与普查,建立制度体系,搭建信息化平台,对16万家企业进行摸排清查,对全省有污染排放的6万多个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进行入户调查,对数据质量进行审核,编制上报普查技术报告、数据分析报告和工作总结报告,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普查取得六方面成果:摸清了各类污染源的基本情况,截止2017年底全省各类污染源数量为62193个(不含移动源)。掌握了各类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建设了一套档案体系,边普查边建档,边归档边应用。及时开发应用普查成果,18个研究课题对全省非工业企业锅炉、排污口、移动源等,及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提出决策建议;绘制了4.7万余个调查对象的污染源空间分布图,印制《陕西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图集》。培养锻炼了一批人才队伍。提高了全民环境意识。

  (本报记者 周 励)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陕西科技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