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创意-1023631023388491783.jpg

生态畜牧业唱响草原新牧歌

青海科技报 2020-10-24

  秋天,海拔3700多米的河曲草原又迎来了“换装”季节:朝阳下,蓝天白云,碧草微黄,星星点点的牛羊散落其间。眼前的景致,让长爱觉得很享受,也很踏实。

  “这是草原本该有的样子!”长爱高兴地说。

  年近50岁的长爱是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赛尔龙乡兰龙村党支部书记,也是这个村生态有机畜牧业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在他看来,走上生态畜牧业发展路子的兰龙村已经彻底变了。

  兰龙村是一个纯牧业村,虽然全村可利用草场有1.2万公顷,但是受高寒气候条件制约,草畜矛盾日益突出,草场退化以及增收难、脱贫难一度成为这个村子发展的“瓶颈”。2015年底,村里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63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3.5%。

  为了破解草畜矛盾和缓解草原生态环境压力,近年来,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引导和帮助下,兰龙村加快推进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采取以草场、现金和牲畜折价入股的方式整合资源,逐步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

  目前,兰龙村124户牧民中,有119户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共整合草场资源1万公顷,牦牛存栏量保持在3000头左右。

  “2017年首次分红的时候,合作社的经营收入只有86万多元,分红只有25万多元;去年,合作社实现经营收入822万元,光分红就分了421万元。”长爱说。

  得益于生态畜牧业合作社,2019年,兰龙村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7万元,全村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

  “合作社给家乡带来的变化太大了,这也是我选择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合作社工作的原因之一。”24岁的华旦多杰说。

  华旦多杰一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从小目睹了母亲放牧的艰辛和生活的艰难,他曾暗下决心上大学后要走出草原,然而,看到生态畜牧业给草原带来的新希望,大学毕业后,他又改变主意回到家乡。

  “合作社改变了过去一家一户分散放牧的低效生产方式,实现了规模化科学养殖,而且通过从事风干肉加工、电子商务等延伸项目,初步实现了畜牧业产业化,这是家乡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华旦多杰看来,家乡生态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像他这样的“大学生牧民”。

  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不只带来了显著的增收和带贫效果。通过合作社推行划区轮牧、优化草场利用,引入先进的畜牧技术改良畜种、提高养殖效率,草原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草原综合专业队监测的数据显示,2013年,兰龙村草场平均每0.067公顷产草量在350公斤左右,而2019年,该村草场平均每0.067公顷产草量达到了570公斤。

  “探索集约化草地生态畜牧业经营新机制,在畜牧业生产上,依托合作社实现草场统一规划、划区轮牧、畜产品统一销售,进而实现草畜平衡下的增收,是撬动河南这个纯牧业县产业发展壮大的着力点。”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局长张鹏飞说,目前,当地已启动了对全县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股份制改造。

  来自省农业农村厅提供的信息显示,2010年以来,以草畜平衡为核心,探索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协调发展的生态畜牧业生产方式,我省牧业村逐步实现了合作社的全覆盖,其中,像兰龙村这样实现“牧民变股民”的合作社超过了100个。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青海科技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